刊登日期 : 2020-11-09
颯爽英姿五尺槍,曙光初照演兵場。中華兒女多奇志,不愛紅裝愛武裝。」去年國慶70周年大閱兵,其中最受歡迎的一個方陣,就是女民兵方陣。她們身高腿長,樣子標緻,英姿颯爽,獲得掌聲最多。另外,中美關係轉差,而女民兵亦配合國家方向,實施全面戒備。
民兵於上世紀30年代組建,無分男女都參與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争;1949年後,民兵全力投入建設,又負起安邦定國的軍事作用。
改革開放前:
民兵,可以稱為後備軍,是預備役的其中一部分;他們生活日常是平民百姓,軍事訓練則由縣、縣級市或區的武裝組織安排,基層幹部民兵訓練為一年內30天,普通民兵則15天,但一次過完成。
上世紀70年代一齣電影《海霞》,以五、六十年代,洞頭村的漁家姑娘為保衛家鄉,放下針線拿起槍炮,與守島部隊一起巡邏海灘、固守海防的傳奇故事。電影中女民兵動人的身影響了幾代人。
目前,中國一般以鄉鎮、行政村和廠礦企業為單位,按民兵人數多寡分編班、排、連、營、團,內又分基層幹部民兵和普通民兵。
改革開放後:
1987年全國邊海防民兵工作會議之後,開始組建民兵應急分隊,應對突發事件。 據估計,中國民兵約有800萬人。
去年參加閱兵的女民兵,大有來頭,都是北京朝陽區組建。翻查紀錄,早在1958年國慶9周年開始,朝陽區女民兵已經多次組成方陣參加國慶慶典活動。1984年國慶35周年、50周年、60周年北京閱兵,均由朝陽區女民兵組成。
據報她們為了參加閱兵,主動報名,放下工作、暫停學業、甚至推遲婚期⋯⋯怪不得了,那可是一生人難得一次的機會啊。
2020年7月1日零時起,全國民兵由過去軍隊和地方政府雙重領導,納入解放軍領導指揮體系,改由中共中央、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,自改革開放後這反映了中美關係急轉直下,正走向危險階段的緊急部署。